1


通俗劇(Melodrama):
以煽情的情節直接訴諸觀眾情緒,從而引發激情的一種電影、戲劇或電視節目形態。字面的意思是指有音樂陪襯的戲劇,漫無節制的用音樂來陪襯劇情是它常有的特色。


週六晚間12點多即將入睡前,扭開房間的電視機轉著轉著,轉到了超級偶像的歌唱比賽。平常比較有收看的是超級星光大道,其實對超偶不甚熟悉,略為知道黃國倫因擔任這節目的評審而意外走紅,此外還有一個我早年曾經注目的創作歌手陳珊妮也在此中擔任評審,這一集是超偶的PK賽,節目中正好有一位是星光一班的15強前來踢館,唱罷之後評審之一的陳珊妮毫不留顏面的直接批評挑戰者水準過於低落,不夠資格挑戰超偶選手的對手,言下還有些對星光的水準不太苟同之意。我雖然算是個音痴,但也大約看的出來超偶選手的平均素質~~不論是歌唱技巧或是表演水準普遍都要比星光大道來的優秀。然而超級星光大道的收視率卻始終總是獨占鰲頭,這點不禁令人納悶~~~難道只是超級星光大道的節目行銷做的好嗎??或是主持人功力的差別呢??事實上,歌唱實力的優劣並非超級星光大道最主要的賣點,這兩個節目從表面上是頗相似的,但骨子裡卻有相當的差距。




當超級星光大道於上屆金鐘獎中拿下最佳綜藝節目與最佳主持人獎項時,競逐最佳主持人獎的吳宗憲曾經不滿的說超級星光大道應該歸類於歌唱節目類,而不該在綜藝節目類,事實上超級星光大道歸類於綜藝類確實沒錯,而且它不僅是綜藝節目,並且還是類戲劇節目。
從超級星光大道節目的製作方式可以大約整理出這樣的模式~~~參賽者在演唱歌起之前會先由節目單位錄製一段他們事前準備的辛苦過程,以及他們試圖想要挑戰的方向,然後是重頭戲演唱,演唱之後由評審們針對不同的角度評鑑表演的優劣,並給予一些建議,接著是主持人藉由訪談與互動去發掘該選手的人格特質,藉以讓觀眾對選手的印象加深,賽後選手的自我檢討,然後是每集最後由袁惟仁宣布該集必須淘汰的選手,由全體選手相互擁抱與送別營造一種依依不捨的感覺。藉由這些類戲劇的過程,觀眾先是對選手有了認同感,再由他們的努力,挫敗,克服障礙以致成功,去感受到戲劇性的情緒滿足,而參賽者因比賽而建立起的革命情感,更是這個節目的招牌元素,而在其中超級星光大道裡面濃厚的戲劇元素讓我想到的是陪伴我成長的日本少年漫畫~~~

993926post-461128-1195743297

sakulaki45sl21187994430

日本少年漫畫擅長以團隊模式的眾多主角在追尋最終目的過程中,灌注了熱血、友情、夢想、勝利元素,在市場上長銷不墜,無往不利。




日本的漫畫盛行,成為他們文化的一種主流現象,並且進而影響了全世界的通俗文化,而真正主要帶動日本漫畫產業勃興的主要是類型有如繁花盛開的日本漫畫中的少年漫畫,長久以來日本的少年漫畫之所以能夠如此的興盛,就是因為他們針對其中幾個主題不斷的反覆加以翻炒---也就是所謂的”熱血、友情、夢想、勝利”
這樣的主題對於嚴肅藝術而言或許是顯得太過淺薄而缺乏深度,然而歷經數十年的嘗試與創作,卻發現這些訴求仍然是最歷久不衰最吸引大眾讀者有效成功模式,原因或許在於這樣的主題一定程度的彌補了讀者們現實中的失落,也就是大多數人在現實生活中所失去的熱情,變質的友情,無法完成的夢想和求之不可得的勝利,這正是大多數人的現況,而少年漫畫以不斷訴求這樣的主題,彌補了人們現實中的失落,從而贏取了遠超過原本設定的讀者群,成為日本文化中影響最為有力的媒體。
星光大道的紀錄片導演李崗在其官網上提到,「星光大道是一種久違的感動,它的成功或許是因為我們失去很久,很懷念的古老元素。友情、希望、努力、榮譽、關懷、家庭、珍惜、正直…參與其中和看的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變得愛哭起來。」
其實簡單的說超級星光大道的元素也就是日本少年漫畫中一貫的主題--熱血、友情、夢想、勝利,超級星光大道除了第二屆似乎有較多的駐唱歌手參賽外,普遍都是所謂的素人歌手,超級星光大道借此營造出人人都可以有夢,都可以完成夢想的印象,與超級偶像中一些具有完美外型與歌藝的選手相比,超級星光大道的選手在許多方面都顯得不那麼成熟且不夠穩定,然而就是這樣由不成熟漸漸邁向成熟,因為不穩定而產生的許多高低起伏,正是超級星光大道親民且具有十足戲劇能量的特點,也就是說超級星光大道的真正目的其實並非是要打造一個完美的偶像或明星,他販賣的是一個逐夢的通俗劇,是一個平凡的男孩女孩藉由努力突破自我的障礙完成自己夢想的通俗劇,有些人會挑戰失敗而離開,有些人會因為克服障礙而成功達到目的。任何一個觀眾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可供自我投射的對象,最穩定的不敗戰將是最缺乏戲劇能量的,所以有時製作單位必須從他們身上去發掘故事,甚至為他們設下障礙,或是由外面找來所謂的PK魔王,營造兩強對決的戲劇衝突,有時甚至是失敗,卻又再度於敗部復活賽中歸來,諸如此類的強烈戲劇性高潮屢屢出現~~~而每回有人被淘汰出局時,製作單位還會剪輯出該選手一路參賽的過程,佐以他們曾經演唱的歌曲來達到催淚的效果。這便是類似通俗劇大量採用的手法,以容易了解並且吸引人的戲劇元素,配上具有情緒渲染力的音樂,超級星光大道就是如此以歌唱選秀的形式加上通俗劇手法的操作來贏取巨大的商業收益。
而歌唱比賽的評審同時也是戲劇元素之一,從日本漫畫將太壽司之後,世人突然發現評審這個角色的戲劇性,他可以幫助讀者或觀眾更進入比賽,並且從中創造出許多描繪抽象感受的方式,堪稱之為一絕。而首先在國內以歌唱評審成名的大概就是以毒舌聞名的包氏兄弟,該節目到後期甚至每每在比賽場所掛起三位評審的巨幅海報 (還有另一位是黃舒駿) ,頗有評審凌駕一切之上的意味,彷彿觀眾不是為了聽歌,而是為了看他們講評而收看節目。然而評審確實成為這類節目的賣點,許多觀眾似乎也都因長期收看這類節目而成了能夠朗朗上口說出一篇道理的專業鑑賞家。評審的重要自不待言,因為除了製作單位操控節目的戲劇元素之外,主要就是由主持人和評審去挖掘出甚至是製造出參賽者的特質和戲劇性,所以說如果製作單位是導演的話,那麼主持人和評審就是主要演員了,這也可以從各節目的評審紛紛爆紅的現象可以略窺一二。
而這類節目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將這一季的收視習慣帶到下一季去,有如連續劇換檔會出現的收視習慣不連貫一樣,因為觀眾基本上是在看這些參賽者的奪冠之旅,一般的綜藝節目是不會有這樣的問題,這同時也更彰顯了它類戲劇節目的特性, 超級星光大道的手法便是安排選定好下一季的高手前來PK,PK數次落敗後(必須落敗)在下一季中登場時觀眾便有熟悉和可以期待的臉孔,諸如第二季的梁文音,第三季的楊成祥,林芯儀俱是如此的操作,而第一季的經典踢館賽的蕭敬騰原本也是安排在第二季中出賽,但因為踢館後爆紅,也就跳過這些折騰人的比賽真正步上星光大道,超級星光大道之所以能夠如此紅,其實也是拜這幾場經典的PK賽所賜,而重要的並非兩人唱的有多麼得精采動人,(就我聽來雖然唱的確實很棒,但現役歌手可以做到的並非沒有) 而是在於兩人所流露的情感真切,因而感動了許多觀眾。簡單的說超級星光大道節目的特性始終不是在於它歌唱的專業,而在於其選手們的真情流露,在於其強烈的戲劇性。


儘管有些人認為摔角是不光彩的運動,但事實上摔角不是運動,它是一種表演.去觀賞"受難者"的表演並不是不光彩的事,這就跟去觀賞安多馬各(特洛伊戰爭裡赫克托的妻子)或阿爾諾夫(莫里哀劇中的學究)的傷心表演一樣.......觀眾並不關心這場比賽是否有作弊之嫌,他們將自己投入現場的最關鍵本質,是忽視所有動機和所有結果的,重要的不是觀眾怎麼想,而是他們看到了什麼.
羅蘭巴特---神話學


超級星光大道是因為如此的富於戲劇性而爆紅,但也是因為如此而被網友質疑為做假。許多網友以聲稱不看這個”做假”的歌唱比賽節目,在許多討論區上,星光大道甚至成為一個禁語。太多人對星光選手總是哭成一團很感冒,然而這許多人的拒看卻也代表著有更多的人在收看。在我看來,評審究竟有沒有被製作單位操控我不確定,或許製作單位透過干涉選手的選歌或者其他方式影響了比賽,但我相信選手們的情感是真摯的,然而就算是虛假的又如何呢??徐拉在blog中感嘆著說真實表白被當作炒新聞,其實任何事物透過螢光幕播出之後都會顯的虛假,更何況透過超級星光大道如此類戲劇的包裝手法。觀看超級星光大道並不存在真實或虛假的問題,只要你接受了,你就能夠充分享受這齣由製作單位打造出來的通俗劇,而從其中去填補自己現實中的失落,這其實才是超級星光大道真正的功能,才是真正觀賞超級星光大道的方式。

我們每天收看著電視,尋找著真實的感動,但電視上其實只有被製造出來的感動,並沒有真實,只有你願意相信的真實,不存在著客觀的真實,就算是所謂最接近真實的紀錄片也包含了太多人為的因素和預設的立場在裡面,更何況是以娛樂為前提的綜藝節目,在收看或拒絕收看星光大道的同時或許我們還可以思考,電視節目的本質是什麼,而我們在觀看電視節目的這個行為中想要獲得的又是什麼~~




後記:
超級星光大道後來出現了一部紀錄星光二班的選手參賽過程及背後故事的"紀錄片"叫星光傳奇,這部星光傳奇被深深喜歡紀錄片和超級星光大道的影評人林木材稱之為台灣電影的災難。製片人李崗曾經寫了一篇關於這部電影的文章叫做真與真相,並在文中說"真比真相更重要"...我沒看過這部所謂的紀錄片,不過我想這句"真比真相更重要"其實可以拿來解讀超級星光大道竄紅的現象。星光大道的觀眾被感動的是星光選手表露出感情的真,那不是虛假的~~起碼看起來不是虛假的,或是我們願意相信那是真實的,但對於製作單位透過種種手法去操縱選手情緒的真相,其實大部分人並不願意也沒興趣去追究,星光大道的成功在於他將人們十分不願意表露出來的真實情感和十分少見的感動,以幾近量產的方式提供了給觀眾,這些手法可能包括了例如特地讓選手集訓過著團體生活,透過各種考驗打擊他們並逼使他們成長,讓他們在殘酷的考驗中生存下來或淘汰出場以讓他們奮戰或不捨的情緒表露無遺。這些手法不可能都是公正無私的,但大部分的觀眾選擇無視於這些操縱的真相。然而作為通俗劇的觀眾可以刻意忽略這些明顯的操作痕跡,但作為紀錄片的觀眾卻無法裝做沒看見,原因就在於兩者的本質是不同的,前者強調的是戲劇性,後者標記的是真實性,綜藝節目的觀眾可以忽略節目背後的真相而單純為參賽者真摯的情感而感動,但紀錄片的觀眾要求的是卻不能僅僅是如此,本質不同,期待不同,接受度也就有落差。因此當形象以真實為標記的紀錄片卻想要去模仿一部通俗劇性質的綜藝節目時,他就必然注定會是失敗的結果,紀錄片不見得會是全然的真實,但他必須看起來是真實,或至少不能淪為一種節目的附屬產品,否則可能真的就如同木材兄所說的~~~頂多是一部幕後花絮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carus03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