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既是告白,但同時也是在為自己辯解,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行為辯解。

我首先注意到的,是這本書所描寫關於正常與異常的差異。會犯下震驚社會案件的少年兇手,甚至殘害自己雙親的少年兇手,他們的成長背景與一般人究竟有多麼不同??或者說,看起來會有多麼不同??

 

 

 



我覺得這本書試圖告訴我們的是,如果兇手的背景是異常的話,那麼這整個社會整個時代全都是異常的,或者該說,其實並沒有什麼正常異常,每個人其實都經常生活在那界線邊緣,所缺少的只是被臨門一腳推下瘋狂的深淵罷了。對於書中的角色而言,每個人都有不可碰觸的底線,女老師的小女兒是不可碰觸的底線,少年A的母親是不可碰觸的底線,少年B則是不能忍受被人抹煞存在的價值等等,因為偶然或是命運的捉弄那底線被越過了,於是合起來變成一幕駭人的殘殺與復仇劇。

其實我沒有特別同情女老師,雖然我在看她對女兒的思念時也非常不忍,但對於前面關於她的成長背景和一些理念的種種鋪陳,在我看來也是對於她之後許多行為的一種自我辯護,這方面我覺得其實和兩個少年的告白(還有少年母親的告白)也沒什麼兩樣,對於自己存在唯一依賴的維護,為此甚至無視與此無關的人們生命安全與可能被影響的生活等等,不也是那兩個少年以及少年的母親拼命在做的嗎??

本書或許也可以說是一位母親向兩位母親的復仇,其實我也不是不認同女老師,如果我是那位女老師,我也希望能夠採取相同的方式復仇,說到底"正義"這玩意又能代表什麼呢??正義不過就是滿足大多數人生存的利益,為此所訂出來一種維持大多數人生存的道德法則,但當我已經被這個團體所排斥,當我生命唯一的價值都被剝奪時,我還在乎什麼大多數人的正義嗎??我在乎的只是符合我個人的正義,我在乎的只是符合個人存在意義所需要去執行的事!!當個體與團體的關係崩解,那麼在其他人眼中所謂的異常於焉產生~~


另外這本書同時吸引我的是它的敘事手法與結構,它採取了許多人的視角來重構事件本身,這樣全景的寫法在之前幾本書如模仿犯等也看到過,比較不同的是這本全都是以第一人稱的敘述觀點來進行,所以可以看到比較有意思的地方,主觀的情緒、壓抑沒表現出來的地方、角色的盲點、自我辯護等等,都被有技巧的表現出來,關於結構的部份我也覺得很聰明,我以前提過烙印勇士結構上的失敗,就在於113集的倒敘太長太精采,以致整部的結構一分為二有斷層之感。一般來說倒敘的懸念是為什麼會這樣??而直線敘述的懸念是接下來會怎樣??大家對烙印勇士中的古力菲斯和凱茲之間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很好奇,但凱茲要如何向古力菲斯復仇,如何才能達到復仇的目的懸念卻比較不夠,這是成為前後兩部張力明顯落差的原因,而告白一樣是以倒敘開始,小女孩的死馬上震驚了讀者,而且竟然還是被女老師班上的同學殺害的,於是讀者急切想要知道小女孩為什麼會死,以及同學行凶的動機。這段倒敘鋪排的很精采而且簡短,在留下一個驚嘆號之後就結束。而之後各個角色的告白則同時包含了倒敘和直線敘述,不僅一步步補充與還原事件的原貌,並同時替事件的發展引出令人期待的懸念,以倒敘開始得優點是劇情張力可以一開始就很凝結,但結尾的懸疑度會比較不足,而直線敘述則是相反,本書則是利用兩者的優點,交叉續敘述保持了首尾一貫的戲劇張力,並在結尾引爆高潮,最精采的復仇落在最後一句,然後結束,這是我覺得這本小說另外比較出色的地方。當然用這樣來跟烙印比較是不公平啦,畢竟對於推理小說主要的還是事件,而烙印這樣的漫畫則以角色為主,不見得能夠套用,我只是想到順便碎嘴一下而已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carus03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