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英國菜為何特別難吃

這是篇PCDVD上的網友Lisa大姐所寫的文章,曾經聽人說過,英國的雞要死兩次,一次是在宰雞時,另一次是在料理時,英國人料理雞肉就如同把雞給再殺一次,把雞肉的美味給完全殺死,剩下的只是一個毫無味道的肉塊而已,英國的食物難吃舉世聞名,但以上面這個說法最為毒辣.我沒吃過英國菜,但以各國風味的餐廳如此密集廣布的台北市,唯獨不見用英國風味為號召的餐聽存在這點來看,大概也可以想見比起來英國應是料理比較不具特色的國家.也因此Lisa大姐突發奇想,想要來探討一下英國菜之所以難吃的緣由.Lisa大姐的想法直接也有趣,她直接連接到了英國另一樣舉世聞名的事蹟,就是工業革命.她的推論是工業革命使英國社會比其他國家更早進入工業社會的繁忙步調,一切講求迅速方便,烹調需要時間,品嘗需要時間,在工業化機械化的社會環境底下,於是食物的美味被方便性給取代了.這篇經濟決定論的文章乍讀下有趣,但我卻隱隱覺得推論有諸多漏失,只是未放在心上故未深索,昨日龍貓又寄給我這篇文章,我重看了一遍,才想來好好討論一下這個說法的立論可靠與否
Lisa大姐的說法—工業化的社會引起料理文化的退化我們可以從幾點來審視…
1.英國雖然是最早開始工業化的國家,但並沒有領先別人數百年,而是頂多數十年的差異,這樣時間的差異足以改造這個民族數千年的飲食文化嗎??而其他國家隨即工業化的結果並未造成所謂的飲食文化退化的明顯現象,有的甚至更縱情於飲食的享受上面.要說這幾十年足以造成如此大的差異並延伸至今似乎並不太通.而事實上,現今許多大城市都比英國的主要都市還要繁忙,他們甚至也沒有英國人慣常的下午茶的悠閒時光,食物也並沒有因此跟英國傳說的一樣難吃吧!!
2.如果是工業化的社會引起料理文化的退化從而讓英國食物變得難吃,那是否能夠舉證出工業化之前的英國料理是美味的??如果不能,那麼退化一詞從何而來??
3.英國的工業化也非是全面性的,主要是在人口集中的城市地區,Lisa姐的推論也只能僅限於工業化的地區,那麼是否閒適的英國鄉間的食物仍然美味??
如果否的話那麼Lisa姐的說法出現矛盾,而如果是的話則又延伸出另一疑問~~~眾多的說法都是指英國的食物普遍難吃,而非特指英國都市的食物難吃,難道是美味的英國鄉間的美味食物無法推銷到國際,只能讓都市的難吃的食物出去享譽國際??這個問題的兩面答案似乎也都無法在這立論下行的通
4.添加防腐劑的情形並未普遍出現在所有的食材上,餐廳的現象反而比較少,幾天內的防腐可以用冰存來達成,防腐劑反而是多此一舉,防腐劑主要是在罐頭食品,微波食物等需久放的大量產銷的規格化商品上,而就算有需要添加添加防腐劑的食材也不會僅僅在英國,以此來說明英國的食物難吃也缺乏了英國獨特的地域或社會條件

雖然提了這些反駁Lisa姐看法的論點,我也無法提供自己認為英國菜何以難吃的見解,我對英國不熟而且又沒吃過英國菜.但我比較傾向從英國人的性格和文化,地理氣候以及他們對食物的看法等等上去尋求答案,
我不認為如果一個國家本來固有的飲食文化會在一兩百年間消失殆盡.城市無法續傳的,鄉間一定還會存在,如果說工人階級無暇無錢享受美食,那麼資本家,貴族等一些有閒階級也還能享受最精緻的英國筵席,那麼那些料理食譜都到哪裡去了呢??
都市化的結果確實會普遍讓人們漸漸疏於廚藝,然而專精的廚藝和食譜也仍然會在餐館中繼續流傳,除非英國人原本就不好美食??或許是陰鬱拘謹講求理性的英國人不偏好在飲食上的享樂??又或許是文化不同,就像我們會吃不慣某些地方的食物,或許其實英國人自己不覺得難吃??

又或者,英國食物其實也沒那麼難吃,頂多是缺乏特色而已,一切都是被污名化的結果.法國皇室統治過英國,法語曾是英國的貴族語言,法國人總是自認比英國文化高一等,就喜歡在各個可以修理英國的題目上做文章,英國菜也就淪為被嘲笑的主要對象,而在一些戲劇文學作品上將這種說法越傳越廣~~~

要尋找出答案其實需要更詳細的研究甚至是對英國人生活史的考察才能成說, Lisa姐也指出一個可能,只不過我覺得推論過程似乎有許多瑕疵~~~其實如果當成一篇散文來看不需要如此嚴肅以對.我只是把我覺得疑問的地方提出~~~Lisa姐也別以為我是在挑釁啊XD



PS.
後來找到的一些資料參考

英國食物秀 陪著味蕾旅行

英知名廚師懷特:英國食物令人倒胃口

英國菜

從這三篇文章大約可以提出這樣的看法..
1.英國並非沒有好吃的餐廳,但英國人並不特別注重飲食的享受,飲食文化不是英國文化的一部分(而這是否是從工業革命之後才變得如此尚待研究)
2.英國受限於地理環境的因素,農業不發達,漁場也不好,比較偏重方便取得的家禽和蔬菜,調理上也比較趨向簡單,呈現食物的原味
3.大多英國菜難吃的說法確實都是由法國人傳出去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carus03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