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末看了兩本推理(雖然忙翻了~~Orz)
一本是松本清張的"點與線"
一本是野澤尚的"虛線的惡意"

"點與線"是松本相當有名的作品,看完卻有點小小的失望,
可能是"砂之器"的閱讀經驗在前,讓我對此部作品抱著過高的期待

另一部的感受卻是恰好相反,
以往我對亂步獎的獲獎作品觀感並沒有很好...
也許是我一直把他當成是一種新人獎來看待,
也許是因為以往閱讀亂步獎作品並沒有讓我眼睛特別為之一亮的傑作~~
所以我在看"虛線的惡意"時,
其實並沒有什麼期待,
這樣輕鬆自在的心情下,
卻令我意外發現了野澤尚委實不凡的文筆和功力。

虛線的惡意講述的是一個電視台的女剪接師在該台最受歡迎節目中,
因著自己主見所剪出來的影像,誤導社會大眾而引起風暴,
而最後以悲劇收場落幕的事件。
在這事件中除了讓人感嘆於媒體的影響力之大(現在的台灣社會應該感受深刻),
另一個令人值得去探討的是就是,
何者為真實??

書中一開始不久就提到,
電視螢幕的影像是由520條線所交錯掃描出來的...
而這些線條又是由許多光點所構成,
令觀眾如痴如醉的影像其實放大後不過是一堆看似毫無意義的光點罷了~~
而遠藤瑤子的工作就恰似把這些毫無意義的光點組合成影像一樣,
她是一個可以使之生使之死的新聞事件剪接師~
當所有的影像素材集合到她手中,
她可以讓它變成是一段溫馨的影片或是冷血的控訴兩者完全截然不同的影像感受,
所根據的只是~~
她所主觀認定的真實...

究竟何者為真實??
是否每個所謂真實都必然包含著主觀成份,
而客觀只是一種形而上的存在??
書中曾有一段辯駁裡頭引述了一段話是類似這樣子的...
當攝影機開始拍攝時,就無所謂客觀的真實了,
-->因為受訪者在有攝影機的情況下,不管是動作語言上都早已失去了客觀性,而成為一種表演....
(聽起來好像海森伯格的測不準原理~~XD)
這讓我想到另一段忘了在哪曾讀過的話...當攝影機擺好,已經無所謂客觀的真實了,
因為攝影機的位置已經決定了一種觀看事物的角度。
就我自己的看法而言,絕對客觀的真實必然不存在,
而缺乏角度和看法的報導也乏味而無趣,
所有的事件都得以一種敘述形式來表達,
不可能只是一堆資料的呈現~~
而這敘述當中必然會包含觀點,
但我們所能夠防止的,不過是敘述中"惡意"的存在!!

遠藤瑤子因為幫助警方真破了副教授的兇殺案,
因此忘了自己"所能"而且"所應該"扮演的角色,
她逐漸讓自己的主觀取代了客觀,
讓自己所剪出來的影像取代了真實~~
到最後,連她自己都在有分不清,
哪些是真的真實,或是她創造出來的真實!!


她和麻生,都是被操縱的悲劇犧牲者,
而她更是自己迷信自己所創造出來的真實的犧牲品,
而她最後的懲罰是--
兒子以她的影像取代了她~~


本書是難得的推理傑作,
亂步獎在評審過程中曾發生爭議~~
原因是在於書中的兇殺案並未偵破而兇手與幕後主使者至終都未被完美的解釋,
但在我看來卷首的兇殺案只是這個事件的誘發功能,
本書真正的兇殺案只有一個,
屍體也只有一具,
就是麻生公彥~~
而兇手就是遠藤瑤子所代表的"虛線的惡意"!!
書中雖然讓瑤子親手把麻生推向死亡終點,
但真正把麻生推向死亡的~~
是瑤子因過於自負而產生的惡意!!
為了不讓自己所認定真實破碎,
她也扮演起偵探的角色,
然而當卷末瑤子發現跟拍的人士自己的兒子淳也時,
她才發現自己其實扮演的是名副其實的兇手!
這種由偵探轉變為不自覺的兇手的設計,
雖然並非正統,但我覺得更為有趣,而且意義更為深厚
本書不愧是亂步獎之經典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carus03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